关闭×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虚拟专刊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
OA政策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
量子科技虚拟专辑(2022—2025年)
2025年选题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学术道德承诺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更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虚拟专刊
2025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7-18
上一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5年第4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5, 47(4): 1.
摘要
(
46
)
PDF
(1530KB) (
37
)
科技战略与决策
德国加强技术主权的规划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德国FITS2030计划
封晓茹, 赵轶杰, 磨坦, 丁昊, 王仰东
2025, 47(4): 401-416.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5.001
摘要
(
987
)
PDF
(1181KB) (
284
)
深入解析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的《”2030年技术主权研究与创新”计划》,特别是优先发展的8类数字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微电子、高性能计算、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量子技术和光子学)、4类工业关键技术(创新材料、机器人技术、电池技术、工业4.0),以及德国在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策略。研究发现,德国正通过实施相关一系列规划,加强德国和欧洲技术主权,减少对外依赖。通过对比中德相关领域的特点差异,提出中国应明确关键技术领域、促进产学研协同合作、构建”非对称创新”生态、重视人才培养、注重科技伦理、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议,以期实现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日本JST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组织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云, 武宇铎, 徐德英, 尤宇
2025, 47(4): 417-428.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6.001
摘要
(
237
)
PDF
(1366KB) (
113
)
战略导向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通过有组织地部署开展重大基础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支撑。然而,中国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的组织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亟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组织实施经验。21世纪以来,主要国家围绕战略性领域,瞄准前沿科技和产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加强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其中,日本JST设立的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致力于在未来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领域,资助开展战略目标导向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活动,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组织体系并孕育了多项重大原创性成果。本文首先研究JST“前沿突破导向型”和“应用螺旋推进型”两类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战略定位及资助管理体系;之后,以CREST计划、ERATO计划、JST-Mirai未来计划为案例,对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层面的项目组织方式与资助规模、遴选和评估标准、资助成效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在分析中国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组织体系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资助模式、评价体系、生态构建等方面提出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战略使命导向下的英国科技资源配置实践与启示
刘燕, 裴瑞敏
2025, 47(4): 429-443.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5.005
摘要
(
241
)
PDF
(2188KB) (
224
)
以国家科技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多方力量,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对提升科技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英国作为传统科技创新强国,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本文系统分析英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践经历,从发展环境、战略规划设计、战略使命拆解到科技资源配置,探讨英国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建设模式。研究发现,英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是将战略使命逐步拆解为具体的行动规划,之后根据行动规划,以科技经费的配置串联起其他科技资源的配置;二是以战略使命为导向构建科技资源“蓄水池”,并以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践影响战略使命的实现方式。这些经验为中国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三方面启示:一是建设稳定且灵活的科技资源配置环境;二是推动战略规划设计与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开放共享”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积累。
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国家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创新协同机制研究
王辛未, 李军凯, 付震宇, 龚轶
2025, 47(4): 444-458.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12.003
摘要
(
240
)
PDF
(1188KB) (
151
)
本文通过类型化分析方法,重点探析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国家实验室协同举措和逻辑。研究认为,该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定位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竞争力;采取了内部协同、外部协同和国际合作三种不同模式;根据研究议题和研究模式采取了差异性协同策略。在涉及安全议题的应用研究中,选择内部协同,而在涉及发展议题的基础研究中,倾向于采取开放的措施,借助国际合作掌握前沿科技动向。我国国家实验室正在加快建设中,可主动搭建跨实验室平台,适时适当拓展业务范围,并有序推进实施针对性协同策略。
科技前沿与态势
中日固态电池专利对比分析
谢珍, 马建霞, 胡文静
2025, 47(4): 459-47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4.002
摘要
(
247
)
PDF
(3175KB) (
720
)
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点方向,其研发动态与产业竞争格局深刻影响全球新能源变革。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研发活跃度、技术主题、竞争力及市场布局等多维系统对比了中日两国固态电池技术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和竞争格局。研究表明,日本依托早期技术积累与延续性政策支持,聚焦硫化物及卤化物电解质研发,构建了高能量密度技术体系,技术复杂度与创新性指数显著领先,并通过广泛的专利布局形成全球性技术壁垒;中国则依靠政策驱动和市场应用的双轨牵引,在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复合电解质体系及低成本工艺优化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但高创新性专利占比不足,海外技术市场布局薄弱。基于此,本文提出“基础研发创新-专利体系保障-技术标准引领-产业生态重构”四位一体策略,为优化中国固态电池技术攻关路径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建议。
我国光载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与政策保障研究
崔彤, 耿红军
2025, 47(4): 476-490.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3.004
摘要
(
175
)
PDF
(1080KB) (
139
)
光载信息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引领性、前沿科技产业,已成为全球主要科技强国、数字强国争夺的“制高点”。本研究对我国光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借鉴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与产业创新模式,以“双生态协同”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了光载信息产业“技术生态能级提升”与“应用生态拓展升级”发展路径,并从完善光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光载信息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建设支撑光载信息技术转化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加快健全行业法律监管体系、壮大面向光载信息未来技术的融资保障体系、建立光载信息专业新型人才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光载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科技管理与政策
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基础、特点与优化建议
蔡佳峻
2025, 47(4): 491-500.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5.003
摘要
(
203
)
PDF
(961KB) (
179
)
近年来,中国在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型合作模式”,其核心特征体现为自主赋能、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为给中国优化全球南方人工智能合作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启示,本文系统分析了对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政策,结合多边与双边合作机制下的实践案例,从能力建设、应用驱动和数据流通等关键领域,探讨中国如何推动全球南方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方兴未艾、态势向好,但仍面临制度碎片化、内部发展差异、西方舆论抹黑与分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1)以金砖合作机制为引领,强化多边协作框架,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话语权;2)重点抓住“关键国家”战略支点,深化示范性合作项目,形成区域辐射效应;3)加强国际舆论引导与透明化合作,通过释疑增信化解误解,巩固互信基础。
创新型国家企业创新能力比较与经验借鉴
王恺乐, 陈云伟, 熊永兰
2025, 47(4): 501-511.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12.002
摘要
(
205
)
PDF
(1447KB) (
125
)
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此过程中亟需解决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问题,突破创新瓶颈。本文采用数据-经验分析框架,以数据反映结果和差距,以经验揭示举措,观察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和我国的企业创新能力长时序演变,并研究典型创新型国家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研发支出较高且企业研发支出占比位于各国前列,但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较少,获得他国的投资较少。典型创新型国家普遍采取了诸如适时出台激励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研发以及注重高效率联合分工等手段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最后,提出鼓励企业对创新前端的研发投入、强化为创新买单的政策导向、以有组织科研方式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建议。
军民科技政策的供给与协调:基于“工具-对象-目标”框架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宋雨薇, 汪雨鑫, 刘纪达, 安实
2025, 47(4): 512-529.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12.007
摘要
(
160
)
PDF
(1754KB) (
138
)
军民科技政策是科技协同创新的“拐杖”,量化军民科技政策的属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军民科技政策科学合理制定、推动军民科技创新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本量化方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发布的军民科技政策分别进行单一维度的具体分析及交叉维度的复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央有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对军民科技发展进行全方位部署,但仍存在政策工具供给结构失衡、政策对象过于集中、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耦合性偏低的问题。建议从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助力工具措施均衡、扩大政策对象范围、注重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相契合四个方面协调军民科技政策布局。
“结构-过程-功能”分析范式下科学数据学术价值生态系统评价及启示
季婉婧, 曲建升
2025, 47(4): 530-549.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5.004
摘要
(
155
)
PDF
(1532KB) (
67
)
科学数据在开放科学和数据驱动研究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蕴含的学术价值成为推动科学研究和知识进步的关键。本文借鉴“结构-过程-功能”分析范式对科学数据学术价值生态系统进行解析,从系统架构、价值流动、生态效能三个维度选取指标形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进行实践分析。研究发现:影响生态系统综合效能的指标依次是高影响力成果、数据可挖掘性、数据可复用性、数据标准化程度、知识扩散广度、政策采纳,同时为我国地震科学数据学术价值生态系统发展带来几点启示:夯实高质量可信赖的数据基础、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建立动态演进的数据标准化体系、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协同创新、完善政府决策与生态培育。
荷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践及启示——基于对“认可和奖励计划”的分析
王浩源, 徐芳
2025, 47(4): 550-560.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5.002
摘要
(
171
)
PDF
(971KB) (
100
)
近年来,国际科研评价改革愈演愈烈,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深受《改革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影响的荷兰是欧洲科技评价改革的卓越代表,于2022年底正式在国家和机构层面开展了被称为“认可和奖励计划”的系统性变革,并于2024年底完成改革第一阶段。荷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采用了“国家统筹-机构试点”的路径,改革节奏与我国基本同步。因此,本文聚焦荷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从改革背景、实施路径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以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改革实践为例,探讨了其在科技人才分类和评价标准上的具体做法。研究总结提炼了荷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际情况,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以期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科研资助体系分析及启示
王琛, 陆启宇, 朱悦, 周荣华
2025, 47(4): 561-571.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3.005
摘要
(
155
)
PDF
(1180KB) (
42
)
科研资助体系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是巴西领先的公共研究资助机构之一,在促进巴西乃至全球的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本研究深入分析FAPESP可持续的科研资助体系,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分权制衡的组织架构、充足的科研经费、资金来源与运作模式受法律保护。FAPESP还制定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结构;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项目评审机制,以保证资助的有效性。FAPESP在运作模式、资源整合等方面具有较多优点,例如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充分撬动企业资源、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等。最后,本文从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激发企业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完善项目评审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通知公告
【喜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CSCD影响因子创新高
(2025-07-01)
“空间科学”专题征稿通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5-05-06)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5年选题指南
(2025-01-14)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4年优秀编委/审稿专家
(2024-12-31)
“盐碱地综合利用”专题征稿通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4-08-19)
“光子芯片”专题征稿通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4-02-26)
“人工智能”专题征稿通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4-01-26)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4年选题指南
(2024-01-15)
【喜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3年影响力指标创新高
(2023-12-30)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3年优秀编委/审稿专家
(2023-12-29)
更多...
精选荐读
【精选荐读】“科技评价”主题篇
【精选荐读】“数字经济”主题篇
【精选荐读】“半导体”主题篇
【精选荐读】“人工智能”主题篇
【精选荐读】“区块链”主题篇
【精选荐读】“新能源汽车”主题篇
【精选荐读】“科研仪器与设施”主题篇
更多...
友情链接
科技查新服务
元出版平台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国知网期刊主页)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院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