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空间科学”专题征稿通知


            空间科学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新兴前沿与交叉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爆发,空间科学也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成功研制发射了“悟空”“墨子”“慧眼” “夸父一号”“天关”等系列科学卫星,在宇宙射线电子、质子和氦核能谱精细结构探测,量子力学空间大尺度检验,太阳爆发活动观测,宇宙暂现源与爆发天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学成果;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揭秘月球早期演化历史;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取得多项国际首次的开创性成果。我国空间科学发展驶入快车道,未来将不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持续带动空间技术创新、促进空间应用升级,为我国早日建成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了满足服务空间科学发展的需要,《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辑部正组织“空间科学”专题,围绕科技战略与决策、科技前沿与态势,科技管理与政策等研究开展组稿,拟于2026年4月出版(2026年第48卷第2期)。
            敬请广大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特邀执行主编

    曹  松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规划论证中心  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科学战略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等。

    征稿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

        “科技战略与决策”栏目
        空间科学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
        国际空间科学战略规划和发展路线图比较研究
        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前沿与态势”栏目
        空间科学前沿科学问题综述
        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前沿研究
        空间引力波探测
        日球层物理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宜居行星探测的前沿技术研究
        空间地球科学的前沿研究
        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发展战略研究
        人工智能驱动空间科学研究变革:模式与应用
        “科技管理与政策”栏目
        空间科学的预研项目管理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与管理
        空间科学大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机制
        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科技成果评估政策与方法

    征稿关键日期
        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12月28日
        预期出版时间:2026年4月25日(确定录用的稿件会优先在线出版)

    投稿须知
        稿件字数不设上限,一般建议不少于8000字。稿件内容尽量反映重大科技战略或科学技术前沿。稿件具体要求请参照《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官网(www.globesci.com)左下“下载中心”的《投稿须知》《论文模板》等文档。
        请从官网“作者中心”(http://www.globesci.com/Jx_sjkj/authorLogOn.action)提交投稿论文,建议作者在“给编辑部留言”栏或Word文档首行注明:【本论文投稿“空间科学”专题刊】。
        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邮件联系编辑部(bj@clas.ac.cn)。

    相关研究推荐参考
    [1] 王赤,宋婷婷,曹松.美国2024太阳和空间物理十年调查解读和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导报, 2025, 43(5): 19-25.
    [2] 李盛阳,刘康,刘云飞,等.数智驱动的空间科学实验研究:AI4S范式下的新探索[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5, 40(2): 371-379.
    [3] 王赤,范全林.2024年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回眸[J].科技导报, 2025, 43(1): 32-46.
    [4] 米琳,李晓辉,朱家佳,等.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机制研究与实现[J].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中英文), 2025, 7(1): 86-98.
    [5] 于亚星,张九星,张伟.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 2024, 20(7): 602-613.
    [6] 吴季.技术创新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5): 891-898.
    [7] 王赤.大力发展空间科学推动我国空间活动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学基金, 2024, 38(2): 363-364.
    [8] 王赤,邹自明,胡晓彦,等.空间科学大数据与航天强国[J].科学通报, 2024, 69(9): 1132-1136.
    [9] 张九星,张伟,李绪志,等.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科技成果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12): 59-67.
    [10] 周建平,吴季.统筹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 2023, 25(2): 59-66.
    [11] 顾逸东.关于空间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8): 1031-1049.
    [12] 王赤.空间科学突破的前瞻和中国的贡献[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8): 1050-1065.
    [13] 范全林,宋婷婷,时蓬,等.空间科学强国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8): 1076-1087.
    [14] 王赤,时蓬,宋婷婷,等.远航2050:欧洲空间科学规划及启示[J].科技导报, 2022, 40(4): 6-15.
    [15] 朱家佳,米琳,李晓辉,等.临近空间科学探测数据的共享与实践[J].空间科学学报, 2021, 41(5): 828-835.
    [16] 朱闲庭,杨明,杨国梁.美国空间科学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与评估机制及其启示[J].科技促进发展, 2021, 17(8): 1493-1502.

        敬请关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微信公众号:globesci
     


  •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