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2022, Vol. 44 ›› Issue (3): 442-453.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3.003
• 科技评价与评估 • 上一篇
高扬 宋征玺 田威 李蕴
GAO Yang SONG Zhengxi TIAN Wei LI Yun
摘要: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的重要承接带,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1—2020年InCites数据库收录的我国与中东欧16国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数据统计方法,从合作规模、合作国别、合作学科、合作机构等4个方面,揭示近10年我国与中东欧16国开展科研合作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后续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为加强我国与中东欧16国科研合作提供参考依据。分析表明我国与中东欧16国科研合作呈现以下特点:1)合作规模稳步增长,各国合作程度差异显著、合作论文数量呈现“梯队式”分布,波兰位居首位。2)合作学科领域以理学学科为主,7个主要合作学科领域中有4个理学学科、2个医学学科和1个工学学科;各国合作学科领域相似度较高,物理学和天文学是最主要的合作学科领域,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基础医学等5个学科领域是热点合作学科领域;3)主要合作机构集中在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且以高校为主;我国排名前5的合作机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国机构合作尚不均衡。对此,提出我国后续与中东欧16国深化科研合作的建议:加强分类推进,扩大我国与中东欧16国科研合作规模;注重优势互补,拓展我国与中东欧16国科研合作学科领域;强化协同发展,提高我国各类机构与中东欧16国科研合作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