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生物安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性思想库媒体,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国际性、政策性、指导性、咨询性的国家权威科技发展智库型期刊为发展目标,全面报道国际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态势、趋势、前沿、政策、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主要刊登科技发展评述与展望、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发展态势与趋势、科学技术前沿与进展、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评价与评估、科技决策与咨询等方面的研究类、综述评述类、战略决策咨询建议类文章等,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决策、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管理。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全球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研究
    林梓瀚 游祎 史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2, 44 (6): 857-869.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4.001
    摘要227)      PDF(pc) (1020KB)(703)    收藏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由生物识别引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归纳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其所带来的困境,进而分析国际组织、主要经济体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归集的个人信息治理政策。研究发现国际组织主要从原则性规范入手,利用“国际软法”对宏观的智能技术运用进行规范。在主要经济体层面,欧盟构建了严苛的治理体系,美国强调实用主义自下而上进行立法,日韩等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则力图构建效率与安全的平衡点。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欧美等经济体与我国当前有关生物识别技术的监管政策进行对比,得出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未来我国可借鉴欧美等作法,完善授权同意机制,可对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分场景、分级别管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DARPA在重大传染病领域部署颠覆性技术的特点与启示
    朱姝 尹志欣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2, 44 (5): 705-71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6.003
    摘要253)      PDF(pc) (1152KB)(597)    收藏
    预防大流行疫情和防御生物威胁是美国国防安全的优先事项之一,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持续部署应对未来重大传染病的颠覆性技术研发。本文以DARPA2011—2020年在重大传染病领域部署的相关项目为研究对象,梳理项目目标、项目投入及其涉及的主要颠覆性技术等内容,进而分析DARPA在该领域部署颠覆性技术的特点。研究发现,DARPA在传染病领域部署了基因编辑、RNA疫苗、中和抗体、环境中微量病原物检测等多种颠覆性技术。从2016年起,DARPA在该领域部署的项目明显增多,在项目设置上更加关注重大传染病的早期防控;研发重点以预防为主,在诊断和预防方面共设立了9个项目;致力于投资传染病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早期阶段,并加速和扩大工程学、信息科学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对此,提出了启示建议,包括:加大对重大传染病领域重点技术的部署与投入;加强对颠覆性技术的识别、预测与协同部署;加强对大规模生物恐怖威胁的监测及防御;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同时加强两用技术的管理与监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现代生物技术的物种安全风险及其治理对策
    曾海燕 彭喻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2, 44 (5): 716-72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8.003
    摘要213)      PDF(pc) (1117KB)(576)    收藏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物种安全风险已成为国家生物安全中迫切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物种多样性风险、物种质量风险、物种生境风险、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等是现代生物技术物种安全风险的重要表征。科学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技术异化引起的负向价值、科技创新风险治理能力的局限性,是造成物种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为加强物种安全风险治理,推进现代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政府-科学共同体-公民社会”应形成多元主体平等互动、民主协商的柔性治理模式。具体来说,政府应明确治理的主导地位,完善国家物种安全战略、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部际间协调机制,提升风险治理能力;科学共同体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弘扬科学精神,坚持负责任创新,完善制度化咨询与对话机制,增强话语权;公民社会应积极参与,加强非政府组织支撑,有效发挥媒体作用,保障和行使公众权利,发挥监督和反馈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美国生物监视计划:发展、现状与启示
    王萍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2, 44 (4): 567-577.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8.004
    摘要286)      PDF(pc) (1225KB)(281)    收藏
    生物监视是生物威胁预警中的关键环节。成功的生物监视能对潜在的生物威胁做出准确的提前预判,对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决策至关重要。本文拟对美国生物监视计划的发展历程做一全面而深入的探究。文章梳理了自生物监视计划启动以来,从第一、二代到第三代系统,再到生物探测技术提升计划,直至21世纪生物探测计划(BiologicalDetectionforthe21stCentury,BD21)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转型、升级的原因,深入比较了各代计划的优劣势,详细分析了当下BD21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有所预判。文章认为,该计划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历经坎坷,且当前依然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然而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预警手段,在生物危机可能性日益加大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美国政府自始至终对其持坚定支持态度,其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鉴于此,我国应对该计划的未来进展保持高度关注。此外,该计划发展过程中内部监督的不足与外部监督的充分也值得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国际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宋琪 丁陈君 陈方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43 (2): 169-181.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2.002
    摘要746)      PDF(pc) (945KB)(1374)    收藏
    生物安全四级(Biosafety Level 4,BSL-4)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生物恐怖威胁防范、极端微生物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本文对国际重要BSL-4实验室建设以及主要国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发现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和我国均出台了部分与BSL-4实验室相关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指南,但在全球50余个BSL-4实验室(不完全统计)的建设体量上,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仍旧存在较大差距,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尚不充分。基于对全球BSL-4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可以根据其他国家在BSL-4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在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加以借鉴,为我国BSL-4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日本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两大医学机构介绍
    惠仲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5): 573-580.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23
    摘要520)      PDF(pc) (910KB)(357)    收藏
    2019年12月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日本同样受到波及。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是日本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力量,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是日本最高水平的医学研究机构,二者在COVID-19疫情出现后发挥各自职能和作用,开展疫情分析、病毒检测、患者救治、防护办法指导、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活动,为日本应对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愿景和使命、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人员经费等方面介绍了两大机构的情况,分析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出,保持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建制化医疗队伍、长期稳定地支持传染病基础和应用研究,对于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布局分析
    张秋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4): 466-472.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11
    摘要358)      PDF(pc) (906KB)(492)    收藏
    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27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之一,专责开展了解、治疗并最终预防传染病、免疫疾病、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是美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科技中坚力量。本文重点介绍其机构使命、研究方向、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战略计划、研发设施条件和技术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以后,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代表,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的快速响应能力,既得益于其研究布局、实力储备与设施平台条件也得益于其与国内外各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唐川 李若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4): 426-428.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20
    摘要760)      PDF(pc) (964KB)(1237)    收藏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特点与运行机制分析
    贾晓琪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354-358.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22
    摘要181)      PDF(pc) (809KB)(282)    收藏
    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是俄罗斯主要防疫部门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的下属机构。在2020年春季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中心率先研制出新冠病毒检测系统,并不断加大生产量,在保证俄罗斯各区域需求的同时,还提供给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随后又承担起疫苗研制重任。2020年4月,世卫组织将俄罗斯研发的9款新冠病毒疫苗研究成果列入候选疫苗清单,其中6款由该中心研制。本文重点介绍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的组织结构、人才培养、科研人员考核、国际合作、研究领域与成果等。“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在俄罗斯疫情暴发后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在危险传染病研究领域的长期准备和积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英国传染病与病毒学研究体系及其管理机制
    李宏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347-353.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10
    摘要202)      PDF(pc) (959KB)(202)    收藏
    历史的演进过程造成了英国科研力量的相对分散,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原有的国立科研机构几乎全部进行了私有化,逐步转变为“接受政府长期资助”的研究机构,使得英国政府对国内科研机构的统筹和管理能力较弱。基于英国科研管理机制的形成背景及特点,分别介绍和总结了英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研究资助和管理体系的构成结构与特点,主要包括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健康研究所,以及三个传染病与病毒学主要研究机构和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的内部情况。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英国政府无法调集相应领域的国立研究机构及团队进行快速研究和应对。但是,长期资助基础性研究的稳定体系仍然使英国在传染病与病毒学研究领域保持着相当强大的能力和人才积累。因此,在建制上保持对国立科研队伍的支持,以及在经费上保持对基础研究项目的长期稳定资助,二者是同样重要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专利分析
    朱月仙 张娴 许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316-323.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4.001
    摘要282)      PDF(pc) (1194KB)(431)    收藏
    本文利用科睿唯安公司Cortellis药物研发平台、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Innovation)分析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情况,包括冠状病毒疫苗药物当前的研发阶段、活跃公司、药物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药物的基本情况?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的发展态势及研发热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疫苗活跃药物大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已成为其中最热门的研发类型,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基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多管齐下。此外,从专利方面看,疫苗专利的申请量与疫情发展关系密切,预计2020年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将会暴发式增长,目前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主要国家生物技术安全管理体制简析
    梁慧刚 黄翠 张吉 朱小丽 马海霞 宋冬林 袁志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308-31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9
    摘要266)      PDF(pc) (798KB)(415)    收藏
    生物技术作为两用技术,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因为误用和滥用,给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可能。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两用性问题,利用生物安全的理念和手段保障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形成了相应的管理体系。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生物技术安全管理的立法体系及管理体制,研究发现,美国采取分头管理机制,通过立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针对生物技术还颁布了专门的规章,建立了专门的咨询机构;俄罗斯和英国则采取集中管理的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随后,本文结合我国生物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生物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物安全立法方面相对滞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重利用、轻监管,各部门管理职责分散,缺乏统一有效领导等,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生物技术安全管理体制的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风险评估、完善政策和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3条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巴西生物安全法和监管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郑颖 陈方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298-307.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11
    摘要225)      PDF(pc) (860KB)(282)    收藏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国家,其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已应用十分广泛。巴西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新版《生物安全法》,以定义巴西科技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生物技术安全应用的指导准则。本文追溯了巴西生物安全立法过程,总结了该法的内容要点,并梳理了该法令颁布后为适应生物技术发展而颁布的相关新法令和规范,描述了巴西生物安全监管、教育和信息体系的主要构成,较完整地展现了巴西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巴西生物安全立法为其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分工明确的生物安全监管体系为科研提供了支撑作用;巴西所实施的保障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以及实施生物安全普法教育等重要举措,都能为我国制定生物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简析
    宋琪 丁陈君 陈方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288-297.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10
    摘要298)      PDF(pc) (819KB)(409)    收藏
    俄罗斯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国家生物安全建设,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考虑,同时非常重视生物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化学和生物安全领域形成了体系化布局,在生物威胁日益严重的今天,《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提交将该国对生物安全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先概述了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发挥体系建设的发展背景以及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框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俄罗斯早期并未明确生物安全作为独立概念的法令,而是将化学和生物安全作为整体进行部署;随着各类生物威胁的日益严重,俄罗斯开始单独建立生物安全领域的法律监管框架,推动《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制定。随后,本文梳理了《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条文结构和重点内容,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布局。最后,在参考俄罗斯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得到我国需加快基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启示,并从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生物安全相关布局的角度提出加快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注重关口前移和外移,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等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简析
    陈方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276-287.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2
    摘要308)      PDF(pc) (900KB)(540)    收藏
    生物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公共健康和社会福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在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逐渐凸显。日本对广义生物安全领域课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较早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轨互动,逐渐发展形成了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指南。本文分析了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体系的特色和要点,梳理了日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重点介绍了日本在传染病防控、病原体等安全管理、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和生物武器防御方面的法律、规章和指导政策等,总结了日本在生物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启示,并从实践操作层面简要分析了其局限与不足。研究发现,在生物安全相关风险识别、管理和应对方面,日本十分强调各级政府、各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注重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在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关注技术的安全性、伦理和环境评价,开展广泛的公众意见咨询;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防御能力建设方面,重视发展军民两用生物技术,推进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防卫国际合作。最后,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英国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分析与思考
    吴晓燕 陈方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265-27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7
    摘要348)      PDF(pc) (829KB)(440)    收藏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先者,英国较早开始布局生物安全政策,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英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控、抗生素耐药性应对、生物实验室管理、生物威胁防控和国际合作七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和做法,总结英国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特点,包括:突出生物安全战略地位,统筹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布局生物风险评估网络,构筑有弹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范双用生物技术管理;协同薄弱地区生物安全防控,承担生物安全国际责任。本文还借鉴英国的做法,提出对于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生物安全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及其启示与建议
    丁陈君 陈方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 (3): 253-26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3
    摘要667)      PDF(pc) (918KB)(799)    收藏
    美国作为经济、科技和军事大国,将生物威胁作为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十分重视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建设。本文从国家战略、领域重大计划、法律法规和重点项目四个层面对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其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美国十分强调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安全领域发布多项国家战略,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领域内多个方面的威胁投入巨资开展持续性的重大计划和聚焦前沿技术研发创新的项目部署。在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为有效抵御生物安全风险和威胁,保障国家安全,本文提出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战略协调机构和多层级生物防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力量等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